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公告 >> 正文

【学术交流】“中国激光雷达遥感”会后学术交流会

发布者: 发表时间:2020-10-13

发布日期:2020年10月13日 作者:段庆威 汪奇宇 编辑:刘如愿  审核人:李祺伟

摘要10月9号在新科技楼1203室,光电探测理论与应用研究实验室举办了每周的学术交流会。会议内容是围绕“第六届中国激光雷达遥感学术会议”进行会后交流与讨论。在韩香娥教授的领队下,实验室的多名老师和博士生参加了本次激光雷达遥感会议。会后,由段庆威老师和汪奇宇博士生为代表,分享了他们的参会学习心得,并对部分专家报告进行了讲述。实验室师生进行了相关内容的讨论学习,以此来拓宽实验室相关科研内容的发展方向。

西安理工大学华灯鑫教授开幕致辞

首先是由段庆威老师分别对刘文清院士、王建宇院士和李春来研究员、陈卫标研究员、刘东教授、徐强副教授等报告进行了分享和讲述。

环境光学监测领域专家刘文清院士大会报告

光电技术专家王建宇院士和李春来研究员大会报告

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陈卫标研究员大会报告

浙江大学刘东教授特邀报告

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徐强副教授作口头报告《激光在复杂组分的雾霾中的散射传输特性》

最后由汪奇宇博士生分别对华灯鑫教授、强希文研究员等报告进行了分享和讲述。

西安理工大学华灯鑫教授报告

云系降水潜力是人工增(减)雨的关键参数之一,目前缺乏有效的观测手段。西安理工大学研制了一台集拉曼技术、高光谱技术、米散射单边缘技术、多波段技术的移动式全天时激光雷达,用于同步探测云底温湿度和上升速度,为研究云系降水潜力(无雨)提供新型探测手段。

强希文研究员报告

大气湍流对光波的传输有着重要的影响,可引起光束传输方向随机偏折、光斑扩展和光束强度随机起伏,从而导致地基天文光学观测中星体成像模糊、远距离光学成像质量下降、激光大气通信中误码率增加等效应,对相关光学工程应用造成影响,所以对大气湍流廓线进行实时测量和分析,掌握大气湍流的变化特性,是相关光学工程应用均十分关注的问题。


作者:段庆威 汪奇宇

编辑:刘如愿

审核人:李祺伟